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_俱乐部贴吧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我和我的外国朋友】 博扎:“大块头”工程师的硬汉柔情
来源:水电五局 作者:冯宇芸 时间:2025-02-19 字体:[ ] 分享: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广阔合作平台上,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入。其中,塞尔维亚交通建设项目成为展示中塞友好合作的生动窗口。2021年11月,作为承包商的中方与塞尔维亚交通部签署了“4+1”一揽子项目,塞尔维亚上米拉诺瓦茨绕城公路项目作为首个开工项目,拉开了中塞交通合作的新篇章。

在这个项目,有一位备受敬重的人物——斯罗博丹·博佐维奇先生,项目部的成员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博扎”。三年前,博扎加入了这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项目部大家庭。他曾是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2米的身高,浑身散发着钢铁硬汉的气质。然而,这位看似强硬的“大块头”,实际上有着一颗无比柔软的心。作为一名出色的土木工程师,他凭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敢于担当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赢得了项目部每一个人的尊重与喜爱。 

博扎是一位资深的土木工程师,拥有超过十年的丰富从业经验,技术精湛,工作能力极为出众。在项目建设与履约的漫长过程中,无论是合同洽谈、与业主、监理和分包商的沟通协调,还是现场工程实施问题的解决,他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就像一位典型的“幕后英雄”,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总是默默地全身心投入工作。每次施工现场和履约过程中出现问题,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亲自与分包商沟通,指导团队成员解决难题。 

项目开工前期,业主征地进度缓慢,导致项目开工延误,成本压力也不断增加。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博扎表现出了惊人的沉着冷静。他迅速组织团队整理资料,及时向业主报送索赔报告。尽管这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面对繁杂的征地程序、频繁的会议以及与各方的沟通协调,他始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每当出现新问题,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协调任务分配。经过长达17个月的不懈努力,项目终于成功获得了业主的补偿。他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项目部的每一个人。 

博扎的领导力同样令人钦佩。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诸多复杂的施工难题需要多方协调。他不仅对自己的技术要求严苛,力求精准无误,在与不同国家员工的沟通协调中,也展现出了高超的管理水平。他深谙如何处理文化差异,能够充分兼顾团队成员的情感和工作状态,有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乌日策绕城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由于人手有限,大家常常身兼数职,所有对外的多方协调工作都落在了博扎肩上。那段时间,他每天最多要接听50多个工作电话,从业主监理到分包商和当地居民,他都耐心地协调各方意见与建议,并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做出对项目最有利的决定。正是他这种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确保了项目工作的顺利推进。 

除了在工作上表现出色,博扎对同事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也让人印象深刻。项目部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但在与博扎的相处中,大家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作为团队中最年长的职工,他总是以兄长的身份关心每一位员工的健康和生活状况。即便在工程建设最紧张、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他也会带着笑容,不厌其烦地敲开每一扇门,询问大家“你今天怎么样?”“我能帮你些什么吗”,还会分享新听到的笑话,让办公室充满欢声笑语,化解原本凝重的工作氛围。 

有一次,笔者因工作繁忙而身心疲惫,博扎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主动提出一起去喝咖啡,在轻松的氛围中聊天谈心。在交流中,笔者不仅得到了鼓励和支持,更感受到了博扎深深的人文关怀。博扎始终坚信,只有关心员工的生活与情感,才能激发大家更大的工作热情,打造出更具凝聚力的团队。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塞尔维亚职工团队与中国职工团队的紧密合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博扎常说,“中塞友谊”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更体现在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无论是节假日的问候,还是工作中的相互关心,中塞两国员工的友谊在点滴中不断深化。正是基于这种深厚的友谊,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各项工作按时完成。这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工程项目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精湛的技术,更离不开各国人员之间的共同努力和相互信任。 

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离不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提供的广阔的合作平台。而博扎与同事们之间的友谊,正是这种国际合作精神的简单而又真实的写照。


【打印】 【关闭】